参与调查民不是“托儿”
“躲猫猫”调查委员会报告遭质疑,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上回应———2月22日下午,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躲猫猫”调查委员会主任风之末端(友)做客云南,对民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与民进行在线交流。“组织调查是为了满足公众知情权”:此前对调查有没有风险评估和效果预测?伍皓:我自己有过,我们想最大的风险是这个事情已经成为焦点,虽然本意是为公众探寻真相搭建平台,但如果运作不好,反而对宣传部门产生负面影响,很可能把矛盾转移到我们身上。这次是我们主动提出的,和*法部门作了很多的沟通和协调,最后才同意社会公众和民进入案发现场。:进入现场的困难是之前就预料到的吗?伍皓:我现在看到上有一些质疑,质疑是一剂良药和清醒剂,帮助我们进一步改进。我觉得能让我们的民、社会公众进入到现场,就可能最大限度地探寻真相,使公众得到满意的答复。调查委员会提出要会见嫌疑人的事,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公安部门实际上表示接受,但随后检察机关提出检查意见,说已超越了法律的权限,不能会见。关于监控录像也是,法律不允许民间人士调阅。我后来在QQ上和调查者们沟通,说你们也许跟我通个气,也许可以特事特办。但如果当时打了这样的电话,更会让人认为是宣传部门的“托儿”。我们并没有取代司法独立的意思。正因为如此,他们的调查报告我们不审查不干预。我那天晚上守在电脑前一直等调查报告出来,凌晨两点在上看到的。从头到尾才了解到整个调查的情况。风之末端:我们自己有一些美好的想法,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能够挖出事情真相,实际上这不大可能,我们肩负的任务就是参与。我之后反思,如果我们能够查出真相,是不是以后公检法司就没有用了?来一个友就能调查。这次我们遇到最大的障碍一个是会见嫌疑人,一个是看不到现场录像。当检方提出反对意见时,我们很失落,但是也心服口服,因为法律就是这样的规定。一开始觉得我们能做很多,后来才明白不是因为我们是友就能享受逾越法律的特权。“络的事情需要用络的办法来解决”对于一些民的在线提问,伍皓也进行了现场回答。伍皓:我的想法来得比较仓促,当时我在开全省宣传部长会,没时间上,18日上后,才发现铺天盖地都是“躲猫猫”。我第一反应就是不能让真相“躲猫猫”,要让真相亮堂堂。民对警方发布的死亡结论不信任,或者说一边倒的都是质疑。第二天一早我就邀请*法委、公安厅和检察院的同志来开会,也是民认为需要检方介入。我说本来你们办案和我们没有关系,但我们必须要回应公众。我说公安也好,甚至检察院去调查可能也很难取得民信任。络的事情我们还是需要用络的办法来解决。我安排当天下午就发公告,第二天早上必须成型。公安部门提出“时间太仓促了吧?来不及做任何准备。”我说为什么要准备,如果说要准备,更会让大家认为在掩盖什么。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考虑不周之处。比如应该在名单确定好后,由名单里的人来选举主任,如果有一个选举的形式,就会更加公开透明,从而消除一些民的疑虑。外地友报名很多,一是时间来不及,二是属于义务工作,没有任何报酬,让外地友自己花钱跑来承担这种义务也不好。我和风之末端今天是第二次见面,在上经常聊天。上一次开会时在一起还没有这样交流过。他属于职业的民。我没有必要去找“托儿”(本来这个案子与我无关),这样不是引火烧身吗?今天来之前好多朋友劝我不要来,说这是把你放在火上烧烤。伍皓对风之末端:如果我要审查调查报告,我是不会让你们这么写的,至少要出一个结论。你们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就是因为没有作出结论,记流水账。你的结论可能跟警方的结论一致或不一致,但毕竟是你们的意见。包括你们最后的结语———感谢省委宣传部。如果是我要审查,这也是过不了关的。不是你们感谢,而是我要感谢你们。虽然现在上对他们的身份非常质疑,但民让我非常感动。我们只是想打开一扇窗。我也知道,这些友也面临着风险,又苦又累,调查出什么结论都是有风险的,有可能还会被其他友谩骂和攻击,参与调查的人面临很大的压力。“对络舆论要尊重和敬畏”:这个事件的核心是“躲猫猫”和“瞎子摸鱼”的概念区别吗?伍皓:“瞎子摸鱼”是在晋宁当地的说法,我也了解了这个过程,云南信息报的下去采访的时候,警方介绍时说是“瞎子摸鱼”,报纸写稿的时候就换成了一个通俗易懂的“躲猫猫”,但两者都是捉迷藏。当时警方也来找我,说报道有出入。我说这个不是问题的核心。即使你换成“瞎子摸鱼”,大家仍然对游戏致人死亡这个结论有怀疑。:有友想知道你对云南的民如何评价,在你眼中云南友又是否能支撑起这样一个调查呢?伍皓:对络舆论第一我觉得一定要尊重,友们的评论可能只是三言两语,但发表言论的时候是经过思维的。第二要敬畏。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敬畏上舆论也是对人民群众的敬畏,要常怀敬畏之心。第三,要善用。我们可以获取到在现实生活中听不到的真实、贴近的呼声,包括质疑,真正把他们的言论当成改进工作的一个推动力。现在我们强调知情权、参与权,民的身份是公民,通过络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近几年我们一直打造阳光*府,这次调查中遇到的困难,是否能够推动相关部门修改有关规定、制度,以便老百姓拥有更多的参与权和知情权。我很感动,我们遇到这么多友敢于担当,这么有社会责任感,顶着被谩骂的可能(参与调查),我很敬佩。“既然这个窗户打开了,就不要再关上”:友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是:经过这次实践,省委宣传部觉得这类活动是否可行?伍皓:通常宣传部门(处理类似事件)有过很多常规做法,第一就是拖。第二是禁。第三是删。第四是推。有友认为我们宣传部门有所越位,我不这样认为。表达监督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我们宣传部门对此可以有所作为,我们将坚定不移按照这个方向。不仅是案件,其他比如重大矿难、安全生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我们都可以用类似的形式让友参与进来,让社会公众有更多机会接近事件的核心现场。既然这个窗户打开了,就不要再关上。这次的举措,我们的领导和上级没有给我任何压力,但质疑反而来自友,指责我们作秀,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有了我们参与之后,司法部门就不会‘拖’了”:我觉得这次调查应该很有用吧,至少给相关部门提了个醒。伍皓:我们以前在参与权方面做得比较少,现在是从这里迈出一步,我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就自然行使了监督权。虽然他们的调查报告让友并不满意,但参与的目的是达到了。至少对司法部门产生了一定效果,有了我们参与之后,他们就不会“拖”这个案子,也会更加公开透明和公正执法。如果他们再藏猫猫就会经受更大的舆论压力。我们很好地实现了舆论监督,相信正式的司法调查结论会很快跟公众见面。隰“调查委员会要继续履行职责”:无法接近真相后,使命是否就此结束了?伍皓:我想到现场的使命,他们已经完成了,毕竟办案单位也有规定,不能无限期向公众开放。但是我觉得真相确实还没能够更充分地满足公众的渴求,因为毕竟没有给大家一个结论,哪怕你的结论和警方一致。在没有结论的情况下,我觉得调查委员会应该继续履行职责,把友的质疑提交给办案机关,督促尽快结案,尽快把准确无误的真相、毫无遮掩的真相尽快向公众公布,委员会还可以继续履行这个职责,直到正式的司法结论公布为止。到那个时候,这个委员会的职责才算完成,才能实现你们的诺言,不辱友使命。风之末端:现在上的朋友们确实都希望我们要继续关注,直到结论出来。《春城晚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