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0岁后,身体有这三个特征,你可能更容易 [复制链接]

1#

人到中年身体真的是各种毛病都来了,而其中最吓人的要属中风了。其实这也是由于中风前兆不明显,容易让人疏忽导致的。

不过40+后,也不要整天自己吓自己。看看下面这几点,先判断下自己是否为中风的高发人群,如果是的话,最好还是采取点必要预防措施。

1、有高血压病史(血压≥/90mmHg)

高血压对于脑卒中(无论是出血性或缺血性)都是一个独立的,而且是最危险因子,所以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定时检测血压。特别冬天,血管怕冷,血压波动大。

2、血脂异常

高血脂轻者其实没有什么明显症状,重者一般会出现头晕、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胸闷、心悸等现象。

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3、血糖异常

高血糖常与高血压高血脂相伴出现。由于身体糖代谢紊乱,必要导致脂代谢问题。再者,由于血液中糖分浓度高,是使血粘度增高,从而易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出现脑血栓。

4、烟龄长

烟草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可以使血管痉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还可以加速动脉硬化并促进血小板凝集,使血液凝固性和血黏度增高,以致血液流动缓慢,为中风的发生创造条件。

肿瘤学上还有一个吸烟指数:每天吸烟的支数x吸烟的年数,如果结果大于支/年,那么这个人还成了肺癌的高危对象。

5、心跳不规则现象

正常情况下,心脏收缩和舒张是协调一致的。如果出现持续性心律失常,心跳不规则现象,说明心房收缩功能大幅下降,而这也是血栓形成的一诱因。

而且心率失常常与冠心病、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密切关联,必须予以重视。

6、肥胖或体重超标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肥胖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在肥胖者中还有聚集趋势,并协同作用增加中风的发病危险。临床观察发现,肥胖者与一般人比较,发生中风的机会要高40%。

7、日常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即使看起来健康,但是患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大大高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此外,缺乏运动还会造成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降低。

8、有脑卒中家族史

有中风家族史的人,要彻底告别不良生活方式。30岁后开始重视体检,对于“三高”要及早预防和治疗。

9、有中风历史

以前中风过,现在好了,本身就是中风的高危人群,严防反复;如果有过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病史,不要怀疑,也是脑中风的高危人群。

以上9项,存在2项危险因素,就是中风的高危人群啦。

高危人群咋办?还请做好这些工作!

1.重视年体检

全面的体检可以帮你清楚认识自己的身体,及早做出一些预防和治疗措施。

2.饭前运动

国外研究显示,每天运动半小时,如走路、骑自行车、慢跑、游泳等,都能起到减肥消脂的作用,提高血管“年轻化”程度,防止变老。如果饭前适度运动,保护血管的效果更好。

3.控制饮食和体重

所谓病从口入,“三高”等这种慢性病绝大多数都是吃出来,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脂高或加工食品。体重BMI值(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控制在19~23之间。

4.“护血管”饮食常备

像青椒、大蒜、黑木耳、芹菜、冬瓜、洋葱等都是最常见的护血管食材。冬天来了,平常就可以轮做着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