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文梳理高血压的临床管理高分综述 [复制链接]

1#

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和死亡风险增加有关。根据,例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调查的自我报告数据估计,消除女性高血压将使人口死亡率降低约7.3%,消除男性高血压将使人口死亡率降低约3.8%。然而,目前全球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仍然较低。近期,发表于JAMA的一篇综述详细介绍了高血压管理的相关问题,医脉通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非药物治疗

高血压的一线治疗是改变生活方式,包括减轻体重、健康的饮食模式(包括减少钠和增加钾摄入量)、体育活动以及限制饮酒。每项干预措施均可使高血压成人患者的平均收缩压降低约5mmHg,使无高血压的成人平均收缩压降低约2-3mmHg。当生活方式干预结合时,可能会更大程度地降低初始血压较高患者的血压。非药物干预也可通过药物增强降压效果,包括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1减轻体重

减轻体重的最佳方法是减少热量摄入结合体育锻炼,需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最佳目标为每周减重1-2kg。体重每减轻1kg,预计收缩压约降低1mmHg。对于体重指数(BMI)>31kg/m2和血压控制不佳的肥胖和高血压患者,减重手术可显著减轻体重,改善血压控制。

2控制钠和钾摄入量

钠与血压降低之间的关系近似线性,减少1g钠摄入可使收缩压降低约3mmHg。根据我国高血压指南,建议钠盐的摄入量<5g/d。

随机临床试验表明,补充钾可显著降低血压。增加富含钾的食物(如水果、蔬菜)摄入为首选。增加钾的摄入对于初始血压较高、黑人和钠摄入量超过2.5g/d的人群的血压影响更大。

3调整整体饮食模式

推荐有益于心脏健康的饮食模式,如地中海饮食和DASH饮食,包括全谷物、蔬菜、豆类、鱼、橄榄油、水果、坚果以及减少酒精摄入或不饮酒等。

4增加运动

有氧运动(如散步、快走、游泳、跳舞、健身房锻炼等)、动态阻力运动(如握力运动或瑜伽等)以及中等至高强度的运动(如跑步)等具有降低血压的效果。运动时间每周至少3次、每次40-60分钟为最佳。

5限制酒精摄入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饮酒量与血压水平以及高血压发病率之间存在渐进、直接、定量的剂量-反应关系。有研究显示饮酒与房颤风险呈正相关,即使少量饮酒也与房颤风险增加有关,因此不应鼓励饮酒。根据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建议,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每周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g,女性不超过80g。另外指南也建议高血压患者不饮酒。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中,平均收缩压(90-mmHg范围内)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风险直接相关。ACC/AHA指南和大多数其他血压指南建议,基于ASCVD风险和血压水平决定开始应用降压药物。

对于2期高血压成人患者,无论是否有CVD病史,建议改变生活方式并使用两种不同药理学类别的药物进行治疗,可选择复方药物。对于1期高血压且有CVD病史或CVD风险增加的患者,建议改变生活方式并进行单药治疗。

目前尚无针对高血压年轻成人患者(18-40岁)的随机临床试验数据,但最近的观察性研究表明,在高血压年轻成人患者(包括10年ASCVD风险较低的患者)中,高血压与亚临床CVD发病率较高有关。对于1期高血压、无CVD病史、10年ASCVD风险10%的成人患者,建议进行6个月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如果6个月后血压仍未达标,应考虑使用一线降压药物单药治疗。对于具有早发CVD家族史、妊娠期高血压个人史或早产病史的患者,应考虑尽早开始药物治疗。

高血压的一线药物治疗包括噻嗪类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或2种药物联合应用。ACEI和ARB不可同时使用(表1)。根据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β受体阻滞剂也可作为一线降压药物,是包括CCB、ACEI、ARB、利尿剂在内的五大类常用降压药物之一;常用降压药物还包括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配比的复方制剂。我国指南建议五大类降压药物均可作为初始和维持用药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以及合并临床疾病的情况,合理用药,优先选择某类降压药物。

表1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药物类别

注:①AE,不良事件;CKD,慢性肾脏病;GFR,肾小球滤过率;MRA,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HFrEF,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LA,长效;ER,缓释;NA,不可用;SNS,交感神经系统。②在我国β受体阻滞剂也可以作为一线降压药物。

降压目标

本综述中提到,<65岁的成人高血压患者的最佳降压目标为/80mmHg,≥65岁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为收缩压<mmHg,不考虑舒张压。对于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成人,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收缩压目标<mmHg。对于未接受透析的CKD患者,无论是否患有糖尿病,最新的KDIGO指南建议,在耐受时SBP目标<mmHg,但其他指南建议<mmHg。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我国目前高血压的降压目标为,一般高血压患者应降至</90mmHg,能耐受者和部分高危及以上的患者可进一步降至</80mmHg。

?血压监测和剂量滴定

未达到最佳用药依从性和临床医生未能适当调整用药剂量,是血压控制不达标的常见原因。控制血压达标需要持续准确的血压监测、根据当前血压水平进行适当的药物剂量滴定,以及对剂量增加无反应的患者评估降压方案的依从性。诊室血压监测应与诊室外血压监测相结合。

难治性高血压

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Hypertension)的定义为,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用了可耐受的足够剂量且合理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一种噻嗪类利尿剂)至少治疗4周后,诊室和诊室外(包括家庭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血压值仍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在诊断为难治性高血压之前,必须排除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压测量错误以及白大衣高血压。临床医生应评估患者生活方式干预和降压药物应用的依从性,以及是否使用了影响降压药物疗效的其他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口服避孕药、糖皮质激素等。

真正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应筛查继发性高血压,并进行靶器官损伤评估。若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则推荐应用长效代替短效药物。如果血压仍未得到控制,应加用MRA(螺内酯或依普利酮)作为第4种药物。如果血压仍然升高,建议逐步加用具有补充作用机制的降压药,如β受体阻滞剂或α1-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并考虑转诊给高血压专家。

资料来源:

1.CareyRM,MoranAE,WheltonPK.TreatmentofHypertension:AReview.JAMA.;(18):–.doi:10./jama...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J].心脑血管病防治,,():1-44.

3.DoraCsengeri,Ngoc-AnhSprünker,AugustoDiCastelnuovo,etal.Alcoholconsumption,cardiacbiomarkers,andriskofatrialfibrillationandadverseout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