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SCMCVIP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国际诊疗部
肺炎链球菌疫苗
肺炎链球菌可引起近百种不同临床类型的感染,统称为肺炎链球菌性疾病(pneumococcaldisease,PD)。肺炎链球菌性疾病在儿童中感染率高,如肺炎、中耳炎、鼻窦炎、菌血症、脑膜炎、菌血症等,并可导致并发症,加重治疗负担。肺炎链球菌疫苗是预防肺炎链球菌性疾病最经济、最有效、最安全的措施。
疫苗种类.
目前我国可以用于预防PD的疫苗主要有2类,分别是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和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PCV13又有进口和国产之分。PCV13可以预防其包含的13种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引起的疾病,而PPV23预防其包含的23种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引起的疾病。无论是PCV13还是PPV23,都覆盖了绝大多数肺炎链球菌的流行菌株型别。
接种人群与程序
进口PCV13
接种对象:
6周龄-15月龄。
推荐的免疫程序:
基础免疫2/4/6月龄各接种1剂次,加强免疫在12-15月龄接种1剂次,剂次间间隔4-8周,第3剂次和加强剂次间间隔8周。
国产PCV13
接种对象:
6周龄-5周岁。
接种程序:
6月龄以下:接种4剂次,推荐的免疫程序为基础免疫2/4/6月龄或3/4/5月龄各接种1剂次,加强免疫在12-15月龄接种1剂次;
7月龄-11月龄:接种3剂次,基础免疫2剂次,间隔≥2个月,加强免疫1剂次,与第二剂次间隔≥2个月;
12-23月龄:接种2剂次,接种间隔≥2个月;
2-5岁:接种1剂次。
PPV23
适于2周岁及以上易感人群,尤其是以下重点人群但不局限于以下人群:
50岁以上人群;
患有慢性心血管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慢性肺疾病(包括COPD和肺气肿)或糖尿病的个体;
患酒精中毒、慢性肝脏疾病(包括肝硬化)及脑脊液漏的个体;
功能性或解剖性无脾个体(包括镰状细胞病和脾切除);
免疫功能受损人群(包括HIV感染者、白血病、淋巴瘤、何杰金氏病、多发性骨髓瘤、—般恶性肿瘤、慢性肾衰或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免疫抑制性化疗(包括皮质激素类)的患者以及器官或骨髓移植患者;
通常采用1剂次免疫程序,如需复种,间隔时间应≥5年,—般建议为免疫抑制的人群进行复种。
注意
版《中国儿童肺炎链球菌性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首次明确提出“不建议2岁及以上无PD风险因素的儿童常规接种PPV23”。
Q
婴幼儿得过肺炎还需要接种PCV13吗?
A
引起肺炎的病原体有很多,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一个人一生有可能因不同原因罹患肺炎。肺炎链球菌是引起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接种PCV13可以预防13种血清型引起的肺炎球菌性疾病,约覆盖80%的肺炎链球菌致病血清型。
Q
接种PCV13后还会得肺炎吗?
A
目前共发现90多种肺炎链球菌血清型,接种PCV13可预防其中较易致病的13种血清型引起的肺炎链球菌性疾病。对于非疫苗覆盖血清型引起的肺炎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肺炎无保护效果。
写稿|朱思齐
审核|单红梅赵醴
摄影|吴燕
制作|胡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