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体检发现血压高,不吃药行吗 [复制链接]

1#

体检发现血压高,不吃药行吗?原创潘俊杰陈立立医院收录于话题#华山心内科53个内容

看门诊

任先生今年40岁,在体检时发现高压接近mmHg,他有点不敢相信,“我又不胖,不吸烟也不喝酒,身体一直很健康,怎么会有高血压?一定是量血压的方式不对”。

在家人苦口婆心地劝说下,医院,经医生检查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医生建议他服药控制,他却固执得不肯遵从医嘱,“降压药有副作用,而且一旦开始服用降压药,就要一辈子服用,我不想做‘药罐子’”。

像任先生这种“自说自话、不遵医嘱”的患者并非个例。高血压有那么可怕吗?不吃药能不能控制高血压?降压药的副作用有多严重?今天我们邀请到心内科潘俊杰副主任医师、内分泌科陈立立主治医师,请他们讲一讲任先生担心的那些问题。

高血压不是老年人的“专利”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血管疾病和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危险因素。

根据最新的中国高血压年会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突破3.3亿,成年人中高血压占比约为33.33%。

从过去6次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调查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的年龄越来越偏向于年轻化,高血压病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朋友们不妨了解一下身边的亲友、同事,可能有不少人已经“中招”。

血压多高才需要吃降压药?

WHO最新建议,对于确诊患有高血压,且收缩压为≥mmHg或舒张压为≥90mmHg的患者应该启动药物降压治疗。(注意:收缩压和舒张压2个只要有1个达到上述标准就应该开始服用降压药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您满足以下任意一条,也需要启动降压治疗:

确诊的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房颤、心衰);

被医生判定为具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

患有糖尿病;

患有慢性肾病,即使收缩压在–mmHg,也需要启动降压治疗。

不吃降压药有什么危害?

总的来说,高血压的危险分两种:

一种是急性血压升高所带来的危险,比如急性脑中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心衰等,脑中风引起的突然死亡、瘫痪可能是大家比较害怕和重视的,门诊经常会碰到很多人来就诊是因为身边有人由于高血压而突然发生了中风。

另一种是高血压所引起的慢性损害,长期的血压升高会慢慢破坏人的心脏、脑、肾脏、眼睛等器官,这种慢性损害基本是不可逆的,像是杀人于无形的“隐形杀手”。高血压的慢性损害容易被人忽视,特别是工作繁忙、对自己的身体疏于照顾的人,等到人们发觉高血压已经引起心脏、脑、肾脏和眼睛等器官的慢性损害时,往往已经比较迟了。

降压药的副作用有多大?

不可否认,每一种降压药都有相应的副作用。

目前主流的一线降压药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类药物、钙离子拮抗剂类药物、利尿剂等,这些一线降压药的副作用比较小,它们的副作用远远低于高血压带来的危害。千万不要盲信某些非专业人士所谓的降压药物毒性很大,不去服药或停用降压药,而对自己的高血压听之任之,最终受害的是自己。

此外,所有降压药过量都会导致低血压的副作用,应该引起重视,平时应该监测血压。其次,本身肝功能良好的情况下,以上4类一线降压药物一般不会影响肝功能;如果高血压的患者合并肝病,出现肝功能下降,原先应用的降压药效果可能会增加,应该密切注意监测血压,一旦出现低血压,应该及时减量或停药。xx普利、xx沙坦使用后具有心脏、肾脏和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使用早期可能出现一过性肾功能下降,但往往能自行恢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咨询一下专业的肾脏科医生。

高血压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降压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大型的研究已经证明,合理的降压治疗能够延长寿命,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因此,高血压病患者一般是需要长期、甚至是终身服药的,这样才能使我们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当然,在高血压人群中,约有5%~10%的人其实是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于其它疾病的高血压,当查出病因并有效去除或控制病因后,作为继发症状的高血压可以被治愈或明显缓解。

所以,体检或者发现高血压之后,我们应该及时就诊,医生会做必要的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同时评估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后者同样重要,因为这决定了我们的降压目标。

如何预防高血压病?

根据年WHO成人高血压指南,治疗或预防高血压的非药物方法包括:

①减少盐的摄入,推荐每日少于5克;

②多吃水果和蔬菜;

③避免久坐,适度有氧运动;

④戒烟;

⑤限制酒精摄入;

⑥限制摄入高饱和脂肪的食物,消除/减少饮食中的反式脂肪。

专家介绍

潘俊杰,医学博士,医院心内科副教授。冠心病的精细化诊断,包括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血流储备分数等;冠心病的优化药物治疗以及精准介入支架植入和药物球囊手术,尤其对冠心病复杂病变的支架植入和药物球囊手术有较深的理解和造诣,每年独立完成急诊及平诊手术多例;擅长起搏器植入,对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优化以及心内科危重症疾病的抢救有深厚而独到的经验。(点击预约专家门诊)

陈立立,医学博士,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擅长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与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发表SCI论文10篇,是上海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血糖监测学组委员。

心内科潘俊杰内分泌科陈立立

编辑

刘芸

更多健康知识

心脏增大,是不是越跳越壮实?慢性心衰不可怕,自我管理很重要早搏是心脏病吗?到底要不要治疗?高血压不可治愈?来聊聊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与治疗心肌桥是座什么桥?浪漫?危险?还是?

名医就在您身边

医院

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