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诚信单位短期来看,市场仍将处于风险释放窗口:美元大举上行引发的新一轮资金迁徙战仍将继续上演,这将对市场资金面构成一定的打击;再加上国内经济继续下滑的预期已确立;IPO重启预期持续释放。虽然即将正式拉开帷幕的中报大戏或许能给市场带来些许希望,但要力挽指数却显势单力孤。因此除非*策层面有重大利好,否则市场只能在震荡寻底的通道中运行。 9日早盘,较昨日的暴跌相比,大盘有所企稳,但今日最新公布的6月份CPI、PPI经济数据依旧疲弱,对股指的企稳起到一定的制约。截至10:30,上证综指报1951.25点,下跌7.02点,跌幅0.36%;深证成指报7591.09点,下跌46.54点,跌幅0.61%;创业板指报1029.38点,下跌1.22点,跌幅0.12%。盘面上,中报行情渐显启动迹象,高送转股受青睐,如中青宝拟10转10,早盘大幅拉升冲击涨停。 从整体分析,市场重新回落到2000点下方,二次探底已不可避免。目前阶段能够对市场走势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有:IPO重启预期增强、本周即将公布的6月份及二季度经济数据、即将正式拉开帷幕的中报大戏、美元走强资金回流美国态势延续等,具体影响分析如下: 一、本周即将公布的6月份及二季度经济数据: 本周市场面对的一个严峻考验就是即将公布的经济数据,这一数据除了对A股市场有影响之外还可能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有影响,反过来再通过有色板块对A股再次形成压制。 国家统计局7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7%,为连续第16个月下滑,不过降幅较5月的2.9%已有所收窄;环比下降0.6%,为连续第三个月负增长。对此本报中证证券研究中心分析认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走弱,将对经济和企业产生不利影响。一是,价格走弱,推迟补库存,甚至导致企业去库存;二是,价格下跌,企业利润承压,还得面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压力。 2013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9%,非食品价格上涨1.6%;环比持平,其中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环比均持平。对此本报中证证券研究中心分析认为,6月CPI上涨超预期不改温和通胀,未来几个月仍将呈现不温不火的局面,但下半年通胀中枢将上升。 二、即将正式拉开帷幕的中报大戏: 一年一度的中报大戏即将正式拉开帷幕,而当前市场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货币*策中性、国际热钱回流、IPO压力渐近等多重压力,中报恐难掀起趋势性行情,中报大戏或将以结构性机会为主。目前中报业绩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结构性机会也将由此展开,预计食品饮料、医药生物、房地产板块短期有望跑赢大盘。不过另一方面,中报业绩风险也会同时释放,疲弱的市场环境甚至可能加剧业绩变脸的杀伤力。 三、IPO重启预期增强: 有消息传出,定稿后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将在7月20日前后公布,而本轮重启将以批量发行为方式,首批约30家企业有望集中发行。另有消息称,已有部分创业板项目于近期封卷,预计很快就能拿到发行批文。业内预计,创业板公司在IPO重启后率先批量发行的概率比较大。 IPO重启,这一前期把股指杀跌到1849点的利空之一,逐步明朗化对于股指的杀伤力在预料之中。分析认为,对于这一利空,市场表现过于恐慌。IPO重启,在今年以来已经被市场所预期,即使后市落地,也是利空出尽。 四、美元走强资金回流美国态势或延续: 美元上周五创出近三年来新高,从历史经验看,强势美元的潜台词意味着新兴国家流动性紧张,相信该预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明确。 路透社8日发布的署名分析文章认为,在美国货币*策偏向收紧的情况下,其他主要央行的货币*策偏向放宽。因此,全球应为较长时间内的美元走高、发展中经济体面临更大压力以及全球市场的动荡做好准备。文章指出,美元走强将给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带来不利影响,推高企业和发展中国家的美元借款成本,并可能最终导致美国对海外投资回流。 从K线图上看,目前股指逼近1950点区域,这一区域是股指探底1849点后反弹初期多空分歧较大的点位,短期存在一定的支撑力度,即使后市股指继续下跌,其下跌极限将在1849点—1900点附近。 总之,短期内市场还处在释放*策风险和经济下行风险的过程中,中期下行趋势尚未扭转。短期建议投资者还是谨慎为宜,重点关注中报增长预期明确的行业和品种。
1922年,吴良镛出生在江苏南京一个普通家庭。1937年日寇入侵,让他深刻体会了国破家亡、流离失所。
第一财讯 据外媒6月16道,国务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当天在接受其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实体经济感受的利率紧缩力度已接近2007年底水平,要警惕宏观*策超调风险。 报道援引巴曙松认为,一旦出现房地产投资下滑的幅度超出保障房可以对冲的范围,以及县级融资平台风险的暴露等现象,中国可能就会面临*策超调的风险。 巴曙松指出,观察宏观紧缩不仅要观察银行间市场利率走势,还需观察企业和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资金的实际成本,后者反映了实体经济感受到的紧缩力度。目前实体经济感受到的利率紧缩力度已经接近2007年底水平,但是当前的实体经济增长强度实际上明显弱于2007年。 “今天市场反应出的利率水平已超过了春节时的资金假期因素。”巴曙松称,“不能割裂数量工具与价格工具之间的影响,持续提高准备金率必然影响资金供求,从而实际上影响资格,央票利率倒挂就是一个证明。” 同时,他认为:“银行间市场利率大幅波动会冲击金融机构资产配置,银行间利率波动也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利率水平。” 巴曙松指出,参考历次*策紧缩决策的惯性,*策制定者通常会在确认通胀水平进入下行通道后才可能退出紧缩*策,但在此之前,国内生产总值(GDP)已呈现回落态势。 他还认为,当前房地产投资增速较快实际上隐藏着隐忧。目前的增长主要是去年以来销售状况良好的滞后反映以及保障房加速开工等推动的,但房地产投资的环比已经开始下降。而房地产投资下滑幅度如果与保障房对冲能力的匹配时点与规模出现偏差,将是潜在“超调”的风险点。 中国央行6月14日宣布年内第6次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使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21.5%的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