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海宁31岁女子患不死的癌症,下半生靠 [复制链接]

1#

尿毒症,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听起来就让人胆战心惊

一旦患上生活质量将大打折扣

可海宁31岁女子小芬(化名)

年纪轻轻就患上了尿毒症

小芬为什么会得这样的病?

才31岁就需要终生透析治疗

小芬是前医院(浙大一院海宁院区)肾内科就诊的,负责接诊她的医生是肾内科常务副主任金雯佳。

来就诊时,小芬的身体出现了浮肿,而且有明显的泡沫尿。小芬告诉金医生,自己还出现乏力、恶心、胸闷的情况。

眼前的小芬身高厘米,体重多斤。通过检查发现,小芬的血压很高,达/mmHg,然而化验单子上的血肌酐更是飙到了umol/L,超过了正常值的10倍!

化验单

最终,经过一系列检查,小芬被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恶性高血压、急性心力衰竭,意味着需要终生透析治疗。

什么是尿毒症?

简单来说,就是肾脏功能衰竭,无法将人体内的代谢产物、废物、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身体废弃物排出体外,导致人“中毒”的一系列综合症。

小芬也想不明白,自己咋得了这么严重的病?

经过询问,原来,小芬已经患高血压5年,平时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不太注意,所以血压控制不佳,而且她还有8年糖尿病史,血糖也控制不好。

“太可惜了!”金医生感叹道,小芬的的肾功能已经到了终末期,其实,她的肾脏出现问题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只是没出现明显的不适,她平时也没有定期检查血压、血糖、肾功能、尿常规这些指标,没引起足够重视。

尿毒症越来越年轻化

尿毒症被视为“不死的癌症”,而“尿毒症不再是老年病”!

原本,尿毒症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因为长期糖尿病、高血压等容易肾功能损伤的基础性疾病,容易引发尿毒症。但近年,年轻人得尿毒症的概率逐年上升,不良的生活习惯可能是诱发此病的原因之一,大家应警惕。

金医生介绍,医院血透室,前来做血透的经常会有年轻的面孔,最年轻的只有16岁。

在我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高达10.8%,而在世界范围内,它影响约8.5亿人。为提高人们对慢性肾脏疾病及早期检测和预防对延缓慢性肾脏病的重要认识,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设立,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定为世界肾脏日。

今年的3月20日,就是第15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可享、处处可及——从预防到诊治。

如何预防慢性肾病?

清淡饮食

预防肾病最好提倡清淡、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如果吃得过多、过于油腻,则会加重肾脏负担,诱发或加重肾病。

像坚果类食物、海鲜、蚝油等要少吃,老火汤要少喝,煎炸食物、过冷过热食物也尽量少吃,这些都是高嘌呤类食物,容易引起尿酸升高,增加肾脏负担,引起痛风性肾病。

另外,肾功能不全患者要避免吃杨桃,因为杨桃含有天然神经毒素。

多喝水,不憋尿

水,是人体最好的排毒剂,可稀释废物,促进毒素排出,从而减少肾脏的代谢负担。

有些上班族或工作忙的常常少喝水或憋尿,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人通过喝水代谢为尿液、将代谢废物或毒素排出体外,减少喝水会影响这个代谢过程,甚至导致肾结石;而憋尿时间太长会影响到肾脏的健康。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长期过度劳累或精神紧张都会诱发或加重肾病。因此,专家提醒,高危人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起居,注意休息,避免熬夜,不要过度消耗体力。

值得一提的是,肾脏病是个“沉默杀手”,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发现的时候往往病情很重,甚至患上尿毒症。据悉,正常尿液颜色是黄色、清亮的,如果出现尿液颜色改变或者泡沫尿,就要特别注意了。

医生还提醒,在定期体检时需注意,检查包括肾功能、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特别注意的是,不要遗漏尿常规检查。

生活中的这些不良习惯你有吗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放到朋友圈

让更多人注意

综合:丁香园

记者:贺洁靓

通讯员:祖蔚绮

编辑:戴震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