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上午,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模表彰大会在广州举行,隆重表彰个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单位和名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职工。其中,广东省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医院)综合内科负责人及“医养结合”学科带头人,综合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戴淑华正是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职工的其中一员。
记者采访了解到,16年来,戴淑华累计服务老人3万余人次,医院的转诊绿色通道,建立内科住院部和重症监护病房,与养老科分开管理,曾多次被推选为单位年度优秀个人,她所带领的科室被评为“省直青年文明号”。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
一年多前,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广东省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
从年1月27日大年初三起的多天,戴淑华放弃休假,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到岗,一直工作到晚上。即使下班回家,她还继续在工作群里讨论工作安排和应对突发情况,“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所以责任和压力也是无时不在的。”
年2月9日,按照卫生健康部门相关管理要求,中心决定在住院部4楼设立缓冲病区,戴淑华兼任缓冲病区负责人。面对人手不足的难题,她从内科病区抽调4名医生、10名护士专职负责缓冲病区的运转,在处理原病房业务基础上单独设立一套医护人员24小时轮值制度;协调医务科、药房、仓库、总务科借调物资……只用了3天时间,一个基本设施完备的缓冲病区就开始运营,10间病房20多张床位安排得妥妥当当,并多次演练发热病人的处置流程、疑似病例的转运流程等等。
年2月19日,一位高龄肺炎病人经过初步排查收入缓冲病房,达到重症肺炎的指标,影像学显示肺部成片磨玻璃影,患者有间断发热。戴淑华顶着巨大压力,分析患者流行病学史,一方面按要求进一步检查排查,一方面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按照常规的重症肺炎坚持原地治疗,同时发动身边的资源,请一线专家线上会诊,最终只是虚惊一场,确诊是较为常见的细菌性肺炎。
那段日子,戴淑华虽然也急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但从没绝望过:“困难很多,但似乎早就习惯了‘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节奏,所以从没想过放弃或者逃避,心中始终坚定地相信,障碍会一个个的排除,问题会一个个的解决,疫情肯定能平稳下来。”
与此同时,中心收到了很多老年病患者家属的求助,有些老人家因为就医不方便没能及时住院,导致慢阻肺、心力衰竭等病情加重。戴淑华带领综合内科医护人员利用电话咨询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