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院士八十多岁高龄,但他的身体仍然十分健康,每天坚持高强度工作,为抗击新冠疫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医疗事业而忘我奋斗。
很多人不知道,钟南山院士其实发现高血压已经有20多年,并且接受采访时说自己的高血压有家族遗传性的。
但因为钟院士很重视保养和提早干预,所以这么多年高血压也控制得很好,没有任何的并发症。钟院士的血压控制有以下三点经验可以借鉴。
01高血压有什么危害
1、脑血管意外
脑血管意外亦称中风,病势凶猛,致死率极高,即使不死,也大多数致残,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凶猛的一种。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越高。高血压病人有动脉硬化的病理存在。
2、肾动脉硬化和尿毒症
高血压与肾脏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一方面,高血压引起肾脏损害;另一方面肾脏损害加重高血压病。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3、高血压性心脏病
动脉压持续性升高,增加心脏负担,形成代偿性左心肥厚。高血压患者并发左心室肥厚时,即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该病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表面降压实则摧残心、脑、肾,权威统计一半以上高血压患者死于肾衰竭、心衰竭与降压西药关系重大。
4、冠心病
血压变化可引起心肌供氧量和需氧量之间的平衡失调。
高血压患者血压持续升高,左室后负荷增强,心肌强力增加,心肌耗氧随之增加,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时,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功能降低,心肌供氧减少,因此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5、长期的高血压还可导致眼睛的损坏,甚至失明。
02高血压是可控的吗?
高血压是心脏疾病当中最常见的一个类型,90%-95%的人是原发性高血压,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控制。
长期的高血压可以造成心血管、脑血管、肾血管并发症的出现,因此积极治疗高血压,使血压控制在良好的理想水平十分必要。
具体与寿命有什么关系,主要就是控制并发症,并发症出现的越少、越晚,或者不出现并发症,通常不会对生命造成危险的影响。
因此,要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按时定期口服降压药物,积极的测量血压,配合好饮食及生活习惯。
03钟南山患高血压20多年,一直很稳定,他是如何保持?方法值得借鉴
——调整饮食,戒掉了爱吃的红烧肉
钟院士常居广州,他入乡随俗,也坚持清淡饮食的理念,同时他特别重视控盐和饮食均衡。他一直强调:中国人高血压发病率高最主要原因就是吃盐太多!
他还说:“在饮食上一定要保障植物性食物占据八成,动物性食物只能占据两成,这是对健康最为有利的饮食搭配原则”。
和所有人一样,钟南山院士在年轻的时候也不重视饮食,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在发现高血压之后,他开始重视饮食方面的问题,戒掉了自己最爱吃的红烧肉。
日常的饮食不再以自己的喜好为主,而是以身体所需的营养元素为主。鸡蛋是他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因为鸡蛋内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对于神经系统的功能很有益处,可起到不错的健脑效果。
——按时按量吃药
即使是钟院士,面对高血压,他也没有“轻敌”,依然坚持规范进行降压药治疗。钟院士对于降压药物的服用遵循按时按量的原则,并且不轻易更换或停用药物。
其实很多降压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小,而且因为半衰期比较长,通常一天服用一次就可以将血压控制好,长期服用可以有效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很多人发现自己得了高血压,要么不重视,认为没有症状就不需要吃药,要么觉得吃降压药会“上瘾”,产生“依耐性”,或害怕药物会伤肝伤肾,从而未能坚持规范服用降压药,从而导致血压控制不佳。
——少发脾气,多笑一笑
钟南山院士有一个名言:“高血压、糖尿病、癌症都怕一个字——笑”,情绪对于健康而言非常重要,发脾气只会让事情往不好的方向发展。
如果可以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反而可以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去发展,还有助于自己的人际交往。在生活中,保持良好、和善的脾气、多笑一笑,对于健康而言非常重要。
——坚持运动
钟南山院士喜爱运动,甚至他的锻炼照片还上过热搜。运动对身体健康十分关键,不仅对身体好,让身体的骨骼、肌肉甚至内脏都保持活力,同时能控制体重,有助于血压控制。
肥胖不仅是高血压诱因,还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甚至癌症的危险因素,一胖百病生,此话不假!而坚持运动,是最佳的也是成本最低的控制体重、防止肥胖的方法。
我们大部分人都非常繁忙,但钟院士身兼医疗、科研、社会公益等多项重任,如此忙碌仍然坚持锻炼,我们同样也需要学习他的这个优点,从而积极防治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病。
04延伸——降压药不能和牛奶一起吃?
降压药是不能和牛奶一起服用的。不仅是不能和牛奶一起服用,和其他的饮料服用也都是不行的。
都说是药三分毒,在吃药的时候一定要能够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这样才不枉费吃药,如果是用牛奶或者是饮料来喝药的话,那么药的效果会大大的降低。
牛奶中本来就负有非常丰富的酪胺,和药物一起服用,会引起本来就有高血压的人,血压持续的升高。
这样药物不仅起不到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反而会让高血压的人群病症更加严重。
#爱乐养生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