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结构性或功能性疾病,心肌收缩力减弱或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和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简单讲心脏就像人体的一个血液供应水泵,24小时不停的把血管内的血液泵到各个组织器官,而心衰就是心脏这个水泵无法正常工作,导致血液不能正常泵走和回流。
你知道心衰是个什么病吗?
一、心衰的临床表现
根据心衰的发生部位,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发作时有不同的特点。
左心衰竭
1、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早期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典型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最严重的是肺水肿。
2、咳嗽、咳痰,典型表现为粉红色泡沫痰。
3、全身乏力、疲倦、心跳加快
4、可有少尿及肾功能损害。
5、可有胸腔积液。
右心衰竭
1、消化道症状。常伴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上腹部胀痛。
2、劳力性呼吸困难。
3、下肢水肿。
4、颈静脉充盈或怒张。
5、肝大、腹水。
心衰早期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有的患者表现为心跳快,活动量不大就感觉心慌、气短,活动后感觉特别累,休息很长时间后才会恢复;还有的表现为不想吃饭,或者进食稍微多一点就感到肚子胀、不消化。
二、心衰的原因
各种心脏病都可以引起心衰,所以我们把心衰称作各种心脏疾患的最终阶段。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后,心脏的肌肉受到严重损害,其收缩功能下降,往血管里面输送血液的能力减弱,就会发生心衰。高血压患者如果不好好控制血压,心脏的肌肉就可以增厚,运动功能就会不协调,也会影响其输送血液的能力进而发生心衰(专业术语叫做舒张性心衰)。其它多种疾病例如房颤、心肌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等等都可以通过不同机制导致心衰。
三、心衰的诊断
根据患者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心血管病的病史,有休息或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的临床症状,有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肺部啰音、胸腔积液、颈静脉压力增高、外周水肿、肝脏肿大的体征,有心腔扩大、第三心音、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异常等心脏结果异常的客观证据,有收缩性心力衰竭或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特征,可以做出判断。
四、心衰的预防
发生心衰的前提是心脏存在各种疾病,所以加强对心脏病的预防就可以显著降低发生心衰的可能。
首先,冠心病是导致心衰最常见的原因。冠心病的发生主要和长期控制不良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有关,这些危险因素可以促进心脏的冠状动脉形成粥样斑块、造成心肌缺血甚至心肌坏死(即心肌梗死),因此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一定要尽早正规治疗。只要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就可以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除了引起冠心病外,高血压还可以引起左心室肥厚,使得心室舒张能力下降,导致心衰,因此严格控制血压更为重要。近年来我国居民中房颤的发生率呈现增高,无论有没有症状,发生房颤后都要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减少对心功能的影响。
线上咨询、问诊
猜您喜欢往期精选▼晋医院抖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