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CTSCampCHFS专访丨大会主席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皮肤病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tslf/180306/6084106.html

编者按:年6月15~17日,第九届国际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高峰论坛暨第十届中国心力衰竭学术年会(CTSCCHFS)于北京盛大召开。本届会议日程丰富多彩,聚焦国内外心血管药物治疗和心力衰竭热点话题,为广大心血管医生传递最新前沿资讯。本刊特邀大会主席、医院杨杰孚教授现场点评大会亮点,解读急性心力衰竭诊疗现状及进展。

大会主席杨杰孚教授

《国际循环》:作为本届大会主席,请谈谈相较于往届会议,此次会议的亮点内容有哪些?

杨杰孚教授:本届大会,规模相较以往扩大,邀请的专家,包括海外专家明显增多。会议除秉承以往“合理用药,规范心力衰竭治疗”外,有几大亮点:第一,加强基层医生和全科医生培训。现在,医改的重点是分级医疗,而分级医疗的重点是加强基层医生队伍建设,医院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提高其诊疗水平。本届会议15日下午特设基层医生培训专场,邀请一批国内外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结合目前常见病、多发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开展专题培训。同时,还有很多病例讨论,意在提高基层医生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水平。

第二,重点强调预防。目前,我们国家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仍不断增加,原因为预防做得还不到位,如危险因素控制,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加强预防,即为治疗前移,比如心力衰竭,真正到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已发展至C期或D期,死亡率很高。如果治疗前移至A期或B期,有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或心脏结构改变,但没有症状,这时加强控制,可延缓心力衰竭发生,也可能逆转心力衰竭,这正是现阶段我们要做的。

第三,多学科综合防控。任何一种疾病都不是单一系统问题,冠心病、心力衰竭,常涉及多器官、多系统,需要的专家、医生也不同。比如心力衰竭,可能需要心内科、心外科医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长期随访还需要基层医生、全科医生和康复医生。另外,患者的营养治疗、心理治疗也很重要,尤其是心力衰竭患者会有心理障碍,焦虑抑郁非常高,因此,还需要心理医生,这就需要多学科综合管理。

第四,互联网远程医疗。互联网远程医疗的作用日益凸显,不仅医院学习,就可使其诊断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医院,通过互联网远程医疗就能得到高水平的诊疗。因此,基层医生和患者都可获益,最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

《国际循环》:请谈谈我国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现状如何?

杨杰孚教授:急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死亡率高。首先,大多数为在原来慢性的基础上急性发作,感染、心律失常、缺血和肺栓塞等均可诱发。其次,急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学方面,临床发现部分患者会被漏诊,尤其心肌病患者。比如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在原来慢性心力衰竭基础上发展而来,现在发现淀粉样病变发生率很高,老年患者可能往往被漏诊。

第三,治疗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包括血管扩张药物、正性变力药物和利尿剂的使用,都存在不规范问题。另外,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稳定后,长期综合管理缺乏有效的长期随访,包括患者和家属教育的问题。因患者停药率较高,出院后导致的再住院率也很高。目前,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患者随访和依从性等都存在问题。

《国际循环》:关于急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最新指南推荐,您有哪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