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能治好白癜风开封县西姜寨乡史岗村大蒜丰收蒜农乐_河南
□本报童浩麟
本报通讯员董文勇赵儒学
5月21日上午9点,开封县西姜寨乡史岗村,随处可见蒜农采收大蒜的忙碌场景,蒜农们挖蒜、削蒜、剪蒜,忙得连脸上的汗珠都来不及擦。
40多名经纪人将几十辆货车开进田间地头,直接向蒜农收购大蒜。
经纪人王二宝说:一个月前我就和保定的客商签订了200吨的订单,估计这一季能赚17万元。
刚卖过大蒜的蒜农赵实说:今年我种了8亩大蒜,可收入4万多元,仅蒜薹一项就能保住种蒜成本。另一个正在过磅的老汉说:今年行情还算一般,鲜蒜卖1元2角一斤。
史岗村位于杞县、尉氏、开封县三县交界处,位置偏僻,人均年收入较低。2000年,村两委开始引导群众种植大蒜,当年,大蒜亩均纯收入是传统农作物的5倍还多,一下子提高了群众种植大蒜的积极性。
3年后,为了应对市场风险,提高大蒜品质,村里多次聘请专家指导生产,动员资金宽裕的农民建冷库。再后来,该村又成立了大蒜协会,为群众检验肥料、培育良种,提供技术服务,形成稳定的产、供、销市场。
咱村种的大蒜为啥产量高、好销、价钱还高?问正在挖蒜的村民史正海。
施肥上,多施有机肥,合理配比氮、磷、钾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大蒜的生长发育,史正海说,防治病虫害时,用生物农药,不用剧*、高*农药。
能做到行情好时多卖钱、行情差时不赔钱,村里的大蒜协会、本村的经纪人可帮了大忙。史正海的妻子说。2008年,当大蒜行情处于低谷时,很多蒜农尝到了蒜你倒霉的滋味,可史岗村的蒜农因储存晚期销售,还是赚了不少钱。
目前,大蒜已成为史岗村的富民产业,95%的农户通过种植大蒜都盖起了两三层的楼房,并带动了周边群众种植大蒜,现在西姜寨乡已形成10万亩无公害大蒜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