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拜托您救救我爸爸,拜托您救救我爸爸。”一个年仅5岁的小女孩紧紧抓住医生的大腿,不肯松手。她稚嫩的声音已经因哭泣而嘶哑,令人心生怜悯。
这位女孩的父亲张先生刚刚年满0岁。当他完成与客户的社交活动后回家,与女儿一起玩耍时,突然晕倒了。他全身出汗,失去了意识。紧急情况下,他被医院,但医生到达时,张先生已经休克,医务人员紧急展开抢救。
检查发现,在使用升压药物的情况下,张先生的血压仍然非常低,仅为78/54mmHg,而心率却飙升至10次/分钟。经过一系列急救措施,医生最终无法挽回张先生的生命,他离世了。
年轻人的猝死并非个案,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看到所谓“身体状况良好”的年轻人在球场上猝死,学生在操场上跑步时猝死,年轻人在夜宵摊上喝酒后猝死……
猝死从不嫌年轻。那么,是什么引发了这些猝死事件的触发机制呢?
一、为何年轻人频繁猝死?
实际上,猝死并非突然发生,据年《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的数据显示,在国内20至29岁的年轻人中,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达15.%,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同年11月,王增武教授和高润霖院士在一项有关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国内5岁以上的人群中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为1.%,比十几年前增长了44%。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年轻人逐渐陷入猝死的深渊?
1、不良的生活习惯
情绪激动、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吸烟和酗酒等等,许多人认为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并无大碍,最多影响一下睡眠,但事实上它们也可能悄悄地在“谋杀”你的身体。
在年发表的《中国急诊医学》医学期刊中,曾发表了一项研究。通过对名猝死患者进行尸检,该研究证实了年轻人猝死的原因: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和血容量变化分别占比26%、25%和8.95%。此外,酗酒、暴饮暴食和慢性损伤等也是原因之一。
2、心脑血管疾病
大众普遍认为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困扰中老年人,但事实上,心脑血管疾病早已呈现年轻化趋势,并成为年轻人猝死的危险因素。
美国心脏协会的期刊《循环》曾发表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对美国和波兰的名心脏猝死患者进行了调查,发现中老年患者的主要猝死原因是冠心病,而在平均年龄为26岁的名年轻患者中,猝死原因主要包括致命性心律失常(占1%)、冠状动脉疾病(占22%)和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占14%)。
据统计数据显示,80%的心脏骤停事件发生在院外,许多患医院就已经死亡。虽然心脏复苏术在许多机构和学校得到普及,但我国成人心脏复苏普及率仍不到1%,而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更低,等到发生猝死再进行抢救的机会微乎其微。
猝死发生前,有4个前兆,记在心上
然而,在猝死发生之前,身体是会发出一些前兆信号的,我们必须注意识别这些信号并及早就医:
1、近期出现胸闷或胸闷加重
如果最近突然出现活动后的胸闷感,但休息一段时间后有所缓解,很可能是冠心病的预警信号。而如果过去偶尔有胸闷,但最近变得更加频繁,这同样说明血管壁上的斑块变得不稳定,很可能随时会破裂。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脏供血不足的疾病。斑块不稳定是指冠状动脉内的斑块易于破裂,引发血栓形成,导致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2、心慌
心慌往往是主观感受,但如果出现不规律的心律加快,那么有发展成室颤(心室颤动)的风险。
室颤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的心室部分不规则地抖动而无法有效泵血,导致血液供应中断,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眼前发黑和肢体麻木
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房颤等疾病的患者来说,如果突然出现单侧视线遮挡、肢体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稳等症状,这可能是脑卒中的发生信号,需要及时就医。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突发性疾病,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或出血,造成脑组织损伤。
4、晕厥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通常是因为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虽然晕厥有时持续几秒钟后会自行恢复,但如果不能自行恢复,可能会导致猝死的发生。
牢记:
如果身边的亲友突然发生猝死,不要慌张,应首先拨打进行紧急呼救。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可以让患者头部后仰、下颌上抬,并将头部偏向一侧,以确保呕吐物不会阻塞喉咙,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有效的心脏按压,这将有效提高急救成功的几率。
需要注意的是,猝死事件发生突然,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并学习一些急救常识,这样才能更有可能挽救猝死者的生命。同时,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预防猝死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