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标题:《我院周华院长领衔团队项目荣获医院科技创新奖二等奖》
7月6日,“医院大会”在厦门召开,大会发布了年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获奖项目名单,我院周华院长领衔团队的《从肾治心分期论治多靶点治疗慢性心衰的应用与推广》荣获医院科技创新奖二等奖。
颁奖现场
医院科技创新奖奖励范围包括医药卫医院管理创新两个方面。参评的个项目中有38个项目经初审、终审、公示等环节脱颖而出,分别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1项)和医院管理创新成果奖(5项)。
周院长领衔团队历经30余年的临床积淀和技术攻关,率先提出“从肾治心,分期论治”的慢性心衰中医辩证论治理论;全面开展鹿角系列方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系统阐释鹿角系列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多靶点机制。有效改善心衰症状,显著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减轻国家医疗负担,为中医药防治心衰做出重要贡献。
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奖是医院协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令(第10号)《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有医院行业科学技术奖项。其目的是贯彻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注重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激励会员单位在医药科技研发及管理领域的探索与创新,医院医、教、研、防和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卫生健康科技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医院管理实践创新和理论研究的肯定,我院将为之继续努力。
获奖项目展示
项目名称:《从肾治心分期论治多靶点治疗慢性心衰的应用与推广》
获奖等级:二等奖
完成人:周华,戎靖枫,瞿惠燕,王肖龙,刘茜,徐基杰,杨涛,胡婉英,阮小芬,王英杰
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领域。21世纪以来,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中唯一发病率、住院率、病死率及医疗费用均明显增加的病种,已成为公共健康资源的沉重负担。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然而实现心力衰竭各阶段的中医精准辨治,阐明中医药的多靶点治疗机制是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难点。本项目在2个项目及10余项国家级课题资助下,历经30余年的临床积淀和技术攻关。
获得如下创新成果:
01
率先提出“从肾治心,分期论治”的慢性心衰中医辨证论治理论
本项目结合30余年临床实践,基于两项项目,结合现代电子病历及大数据技术,通过数据挖掘提出慢性心衰“肾虚”为本的核心病机,率先指出现代医学慢性心衰ABCD四阶段与中医证型的对应关系,即早期(A-B阶段)为肾虚证,中期(B-C阶段)为肾虚血瘀证,晚期(C-D阶段)为心肾阳虚,创制平补肾阴肾阳(鹿角方)、温肾活血(鹿红方)、温肾助阳(鹿芪方)的鹿角系列方。
02
全面开展鹿角系列方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
荟萃分析-年鹿角系列方治疗慢性心衰的12项高质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鹿角系列方明显改善改善慢性心衰患者NYHA心功能、中医证候、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及6分钟步行距离,延缓心室重构,具有充分的临床证据。医院及上海地区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03
系统阐释鹿角系列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多靶点机制
深入的机制研究表明,鹿角系列方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保护线粒体结构、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抑制心肌纤维化等多靶点机制治疗慢性心衰。鹿角方可有效促进心肌细胞外泌体分泌保护性减少细胞凋亡;鹿红方能通过激活PPARα基因表达,有效改善心脏能量代谢重构;鹿芪方通过调节心肌细胞JAKs-gp-STAT3通路及TGFβ1/smad3通路,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减缓心肌纤维化进程。
知识产权及应用推广情况
本项目总共发表论文篇97篇;其中代表性论文39篇,总引用次数为次;SCI收录16篇,总引用次数为次,最高影响因子4.63,总被引次,出版著作5部,授权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0项,形成院内制剂3个,转让新药成果1项,项目培养博士研究生9名,硕士研究生35名,作为适宜技术举办国家级及市级继续教育学习班15次,推广余人,项目创立的鹿角系列方在内蒙、青海、上海、浙江等全国5医院及上海地区3家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累计病例达3万余例。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