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JAMA子刊研究受体阻滞剂对舒张性心衰 [复制链接]

1#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心脏结构性或功能性疾病,心肌收缩力减弱或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和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简单讲心脏就像人体的一个血液供应水泵,24小时不停的把血管内的血液泵到各个组织器官,而心衰就是心脏这个水泵无法正常工作,导致血液不能正常泵走和回流。

你知道心衰是个什么病吗?

一、心衰的临床表现

根据心衰的发生部位,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发作时有不同的特点。

左心衰竭

1、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早期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典型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最严重的是肺水肿。

2、咳嗽、咳痰,典型表现为粉红色泡沫痰。

3、全身乏力、疲倦、心跳加快

4、可有少尿及肾功能损害。

5、可有胸腔积液。

右心衰竭

1、消化道症状。常伴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上腹部胀痛。

2、劳力性呼吸困难。

3、下肢水肿。

4、颈静脉充盈或怒张。

5、肝大、腹水。

心衰早期的临床表现并不典型,有的患者表现为心跳快,活动量不大就感觉心慌、气短,活动后感觉特别累,休息很长时间后才会恢复;还有的表现为不想吃饭,或者进食稍微多一点就感到肚子胀、不消化。

二、心衰的原因

各种心脏病都可以引起心衰,所以我们把心衰称作各种心脏疾患的最终阶段。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后,心脏的肌肉受到严重损害,其收缩功能下降,往血管里面输送血液的能力减弱,就会发生心衰。高血压患者如果不好好控制血压,心脏的肌肉就可以增厚,运动功能就会不协调,也会影响其输送血液的能力进而发生心衰(专业术语叫做舒张性心衰)。其它多种疾病例如房颤、心肌病、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等等都可以通过不同机制导致心衰。

三、心衰的诊断

根据患者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基础心血管病的病史,有休息或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的临床症状,有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肺部啰音、胸腔积液、颈静脉压力增高、外周水肿、肝脏肿大的体征,有心腔扩大、第三心音、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异常等心脏结果异常的客观证据,有收缩性心力衰竭或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特征,可以做出判断。

四、心衰的预防

发生心衰的前提是心脏存在各种疾病,所以加强对心脏病的预防就可以显著降低发生心衰的可能。

首先,冠心病是导致心衰最常见的原因。冠心病的发生主要和长期控制不良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有关,这些危险因素可以促进心脏的冠状动脉形成粥样斑块、造成心肌缺血甚至心肌坏死(即心肌梗死),因此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一定要尽早正规治疗。只要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就可以降低冠心病的风险。

除了引起冠心病外,高血压还可以引起左心室肥厚,使得心室舒张能力下降,导致心衰,因此严格控制血压更为重要。近年来我国居民中房颤的发生率呈现增高,无论有没有症状,发生房颤后都要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减少对心功能的影响。

线上咨询、问诊

猜您喜欢往期精选▼晋医院抖音,你
分享 转发
TOP
2#
白癜风的费用 http://pf.39.net/bdfyy/
在心衰患者中,40%~50%以上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即左心室射血分数≥50%的心衰。对于这类心衰,目前仍缺乏有证据证实的治疗措施。尽管在临床实践中β受体阻滞剂常用来治疗此类心衰,但其疗效并不明确。近期,JAMA网络开放子刊上发表的一项基于TOPCAT研究美洲四国患者数据的最新分析表明,对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β受体阻滞剂显著增加心衰住院风险,同时无助于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校正多个潜在混淆因素的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平均随访3.3年期间,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中,与不用β受体阻滞剂者相比,应用β受体阻滞者因心衰住院的风险增加74%。而对于射血分数中间型(45%~49%)心衰患者来说,应用β受体阻滞剂并不会增加心衰住院风险(HR=0.68,P=0.39)。研究者发现,β受体阻滞剂与心衰住院风险之间的关系明显受射血分数影响。患者射血分数越高,应用β受体阻滞剂时因心衰住院的风险也越高。而在射血分数处于最高的患者中,未用β受体阻滞剂者因心衰住院的可能性最低。作者表示,该分析中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因心衰住院的风险之所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在中心血压升高有关。另外,舒张充盈期延长导致心室容积和压力增加,从而加重心室负荷。这些因素导致心室壁压力增加,这可能也是既往研究中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B型利钠肽(BNP)或N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升高的原因。该分析还显示,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中,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与心血管死亡率变化无关。TOPCAT研究为一项涉及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俄罗斯、格鲁吉亚的多中心、随机、双盲研究,原本是为了评估螺内酯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的疗效。该分析仅纳入其中美洲四国的例射血分数≥45%且有症状的心衰患者,其平均年龄为71.5岁,其中79.2%报告应用β受体阻滞剂,89%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随访期间,22.7%的患者因心衰发作住院,13%的患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来源:DanielN.Silverman,etal.Associationofβ-BlockerUseWithHeartFailureHospitalizationsandCardiovascularDiseaseMortalityAmongPatientsWithHeartFailureWithaPreservedEjectionFraction:ASecondaryAnalysisoftheTOPCATTrial.JAMANetwOpen,,2(12):e.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30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长按图片,显示识别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