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坚持不懈,勇攀新高ldquo [复制链接]

1#

年10月23日,由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及心血管健康(苏州工业园区)研究院联合主办,医院葛均波院士命名、周京敏教授发起的「中国心力衰竭学院」于上海成立。自成立以来,通过融合学术组织、专家、医生以及企业等各方力量,一直致力于搭建心力衰竭交流的学术平台,传递心力衰竭诊疗领域的最新进展,现已成为心力衰竭领域互相学习和交流的品牌学院。

年「中国心力衰竭学院」城市会第四站于8月11日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成功召开,邀请学术大咖现场演说,思维激烈碰撞、保留顶级专家现场对话的「心动三人行」环节,并创新加入由专家带来的疑难病例分享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探讨交流激烈,精彩非凡。本次会议全程打造了一个立体的、专业的学术平台,创造了及时高效学习国际前沿进展的机会,让在场的医生可以学习到最实用、最前沿的学术内容。

本次会议由医院周京敏教授、南京医院李新医院刘俊明教授三位专家共同担任主席。

医院周京敏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心力衰竭指南展望与践行」的报告。周教授先是简单介绍了心衰的概念、分级及生物学标志物如脑钠肽(BN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在心衰的诊断、预后判断的心衰预防具有重大的作用。然后周教授详细讲解了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HFrEF)的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列举了大量临床试验研究数据以及国内外最新心力衰竭指南推荐用药,且介绍了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HFpEF)的治疗,以及心衰的管理方案。

图:医院周京敏教授

南京医院心内科李新立教授以「心力衰竭容量超负荷的评估方法和治疗策略」的主题,围绕容量负荷导致的心衰及其临床治疗手段进行了总结说明。阐述了容量超负荷导致心衰患者血流动力学障碍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详细介绍了评估充血的各种方法及其各自的意义。李教授指出:利尿排水和扩血管是心衰容量超负荷的根本治疗,早期联合使用保钠排水和排钠排水利尿剂具有协同作用,药物治疗无效的可使用器械超滤治疗心衰容量超负荷。

图:南京医院心内科李新立教授

新疆医院艾力曼·马合木提教授以「生物标志物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为题作了报告。报告中详细指出脑钠肽(BN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仍是心衰诊断与预后重要的生物标志物。有研究显示BNP/NT-proBNP水平可用于风险分层和预后,并且降低BNP/NT-proBNP水平可产生更好的治疗结局。艾力曼教授指出:寻找和发现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未来表观遗传学、基因组学等学科的发展将助力心衰患者的诊断和预后。

图:新疆医院艾力曼教授

「心动三人行」一直是中国心衰学院会议的一大亮点,本期「心动三人行」以“心衰治疗新进展新实践”为主题,特邀三位著名专家——医院周京敏教授、南京医院李新立教授、医院刘俊明教授——以谈话形式在现场围绕心衰诊疗与实践中的挑战和对策进行高水平对话,与会医生体验到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学术盛宴。

图:「心动三人行」

医院陈明教授以「Paradigm亚组分析新解析」为题作了报告。报告中指出随着病理生理研究的进展,我们对利钠肽系统在心衰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视。详细介绍了沙库巴曲缬沙坦兼有调节利钠肽系统与AT1系统抑制双重作用,研究充分证明了其作用明显优于ACEI使主要及次要终点均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并介绍了国内外最新心力衰竭指南中对PARADIGM-HF的解读。心衰是当前严重的社会和公共问题,尽管治疗方法有所改进,但仍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费用高,迫切需要新的治疗办法。

图:医院陈明教授

深医院心衰中心徐验教授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带来了精彩的病例分享,作了题为「ESC-HF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到诺欣妥临床应用病例介绍」的报告。在本次分享中,徐验教授介绍的两个病例分别是原发性高血压心衰患者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详细分享了对于上述患者的临床诊治思路及治疗思考,深入浅出的阐述新型药物LCZ在心衰患者治疗中的获益,如可逆转心肌重构,改善心功能,可作为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HFrEF)C期患者一线药物选择,可降低患者再入院率,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终末期心衰患者也可从中获益。

图:深医院心衰中心徐验教授

接下来是创新的疑难病例讨论环节,医院周京敏教授和南京医院李新立教授分别带来各自临床中遇到的经典病例,详细分享了临床诊治思路及治疗思考,并在分享过程中积极与台下医生互动。周教授带来的病例中该患者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心功能III级,现场就进一步的诊断和检查以及具体治疗方案展开了激烈讨论,增强了与在场医生的互动。李教授带来的是慢性心力衰竭病例,现场就具体诊断和药物治疗展开了讨论,现场在座医生充分被调动积极性,学术思维激烈碰撞。本次疑难病例讨论环节现场气氛活跃,理论结合实践,为心衰领域中青年医师提供了学术交流和自我展示的平台,增加了会议内容的实用性和互动性,让医生们了解了心力衰竭治疗的新进展,开拓了心力衰竭诊断和预防的新思路。

图:医院周京敏教授病例疑难病例讨论环节

图:南京医院李新立教授病例疑难病例讨论环节

图:病例疑难病例讨论环节互动

本次在乌鲁木齐召开的「中国心力衰竭学院」城市会第四站会议,就心衰诊疗过程中难点与对策,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术氛围浓厚,圆满结束并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本次会议,几位专家介绍了心力衰竭的病理基础到最新的临床研究数据,分享了国内外心力衰竭指南的更新,强调生物标志物在心衰的诊疗中发挥重要价值,创造了及时高效学习国际前沿进展的机会,让更多的医生们可以学习到实用、前沿的学术内容,进一步推进了我国心力衰竭治疗进程。

(更多精彩内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